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〔2021中華佛光青年幹部共識營〕不變隨緣的海上人生 慈悲青年分團劉昱呈
2021-12-15
家住彰化的劉昱呈,曾就讀國防大學運籌管理系,畢業後成為海軍軍官,在艦艇上服務,一個月有近四分之三時間在海上。他分享海上和陸地最大差別在於地板時時刻刻都很晃。有一次回到陸地鬧了個笑話,某天遇到地震家人都跑走了,結果自己還站在原地毫無察覺。最常見的暈船要如何克服?他用一年半的時間讓身體去適應海上的洶湧波濤,忍耐長時間的痛苦不適。他提到星雲大師說過「不變隨緣」,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,自己的心要能如如不動,不舒服的終究會度過。
青年團經歷
現任慈悲分團副團長的昱呈介紹:「慈悲分團位在總本山,隸屬於慈悲基金會,常配合常住活動,例如:新春三好花車遊行、兒童夏/冬令營、生命教育營,活動多集中在寒暑假。」分團特色在自動自發的向心力,團員來自台灣各地,因為歡喜佛光山的活動、願意以行動支持。2013年加入佛光青年團,先後擔任秘書、副團長職務,明年將承接團長的他覺得自然而然。
團務轉折
辦營隊常遇到學員招不滿、義工人手不足的困難,特別考驗青年的靈機應變。若工作人員不夠,就需要一人身兼多職,也會邀請資深人員來帶新人,讓每位成員在服務中找到自我價值。有些人從中找到成就感、開拓視野,或是想挑戰沒嘗試過的任務。而自己想擴大朋友圈,在廣結善緣中認識來自各方、具各項專長背景的朋友,培養規劃事情的能力、更全面地思考。逐漸了解佛光山理念後,認同人間佛教對自己有幫助,願意繼續承擔義工,10年夏、冬令營的耕耘讓他從輔導員、值星官到行政、執行、策畫等方方面面累積了豐富經驗。
為什麼想要考白象幹部?
「白象考核是對自己信仰的全面檢驗」,發覺青年團活動的所學所觸遠超出學校的書本所及,考核內容包含即席演說、帶領活動、活動企畫和閱讀心得,也檢視個人對佛光山宗門思想的理解。考核過程並不順遂,考了三次才錄取,最困難的是即席演說,講說內容要生動、深刻、讓人感動,很有挑戰性。也因為過去帶活動的經驗多是動態、活潑跑跳的性質,很少有青年演講、宣講的機會。自己則將想傳達的內容打成逐字稿,練習無數遍來克服宣講上的不順遂。讓自己不斷地練習,在信仰上扎根。他說道:「學佛對於人生的改變,是無形的累積,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見。」如原子習慣,每天進步一點、一天天不斷累積,一年下來會看見自己的不一樣。
人生總有不如意
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事,他曾遇到服務時遭人白眼,而感到心灰意冷,但想到大師的故事而改變心態。大師說過:「不一定每個地方的信眾都喜歡他,但他仍持續做不請之友」。不變隨緣告訴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外在環境,但可以改變心態。學習大師的精神,出家人內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,又怎麼會貧窮?不論外在多困難,只要我們內心豐富就能不變隨緣,不隨外境起伏。
從過去的自我中心,到如今的心懷大眾,成為更豐富的自己。過去個性害羞,很難在大眾面前講話。但因為青年團給予舞台,有機會嘗試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。「有些事情不做不會怎麼樣,做了很不一樣。」若今天沒加入青年團,我們仍過著如常生活。但加入後這些小小的不一樣,會成就人生很大的不一樣。
「不要小看每一份因緣」,印象深刻在2013年慈悲青年分團團長帶著包含他共3位團員,參加佛光山五戒菩薩戒會,之後3位團員接續成為青年團長,善知識齊聚一堂,因緣真是不可思議。希望各位青年善待每一份因緣,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成為白象幹部之後,希望可以讓慈悲青年分團燈火相傳,並培育下一代幹部人才,讓慈悲分團產生更多白象幹部。
青年團經歷
現任慈悲分團副團長的昱呈介紹:「慈悲分團位在總本山,隸屬於慈悲基金會,常配合常住活動,例如:新春三好花車遊行、兒童夏/冬令營、生命教育營,活動多集中在寒暑假。」分團特色在自動自發的向心力,團員來自台灣各地,因為歡喜佛光山的活動、願意以行動支持。2013年加入佛光青年團,先後擔任秘書、副團長職務,明年將承接團長的他覺得自然而然。
團務轉折
辦營隊常遇到學員招不滿、義工人手不足的困難,特別考驗青年的靈機應變。若工作人員不夠,就需要一人身兼多職,也會邀請資深人員來帶新人,讓每位成員在服務中找到自我價值。有些人從中找到成就感、開拓視野,或是想挑戰沒嘗試過的任務。而自己想擴大朋友圈,在廣結善緣中認識來自各方、具各項專長背景的朋友,培養規劃事情的能力、更全面地思考。逐漸了解佛光山理念後,認同人間佛教對自己有幫助,願意繼續承擔義工,10年夏、冬令營的耕耘讓他從輔導員、值星官到行政、執行、策畫等方方面面累積了豐富經驗。
為什麼想要考白象幹部?
「白象考核是對自己信仰的全面檢驗」,發覺青年團活動的所學所觸遠超出學校的書本所及,考核內容包含即席演說、帶領活動、活動企畫和閱讀心得,也檢視個人對佛光山宗門思想的理解。考核過程並不順遂,考了三次才錄取,最困難的是即席演說,講說內容要生動、深刻、讓人感動,很有挑戰性。也因為過去帶活動的經驗多是動態、活潑跑跳的性質,很少有青年演講、宣講的機會。自己則將想傳達的內容打成逐字稿,練習無數遍來克服宣講上的不順遂。讓自己不斷地練習,在信仰上扎根。他說道:「學佛對於人生的改變,是無形的累積,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見。」如原子習慣,每天進步一點、一天天不斷累積,一年下來會看見自己的不一樣。
人生總有不如意
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事,他曾遇到服務時遭人白眼,而感到心灰意冷,但想到大師的故事而改變心態。大師說過:「不一定每個地方的信眾都喜歡他,但他仍持續做不請之友」。不變隨緣告訴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外在環境,但可以改變心態。學習大師的精神,出家人內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,又怎麼會貧窮?不論外在多困難,只要我們內心豐富就能不變隨緣,不隨外境起伏。
從過去的自我中心,到如今的心懷大眾,成為更豐富的自己。過去個性害羞,很難在大眾面前講話。但因為青年團給予舞台,有機會嘗試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。「有些事情不做不會怎麼樣,做了很不一樣。」若今天沒加入青年團,我們仍過著如常生活。但加入後這些小小的不一樣,會成就人生很大的不一樣。
「不要小看每一份因緣」,印象深刻在2013年慈悲青年分團團長帶著包含他共3位團員,參加佛光山五戒菩薩戒會,之後3位團員接續成為青年團長,善知識齊聚一堂,因緣真是不可思議。希望各位青年善待每一份因緣,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成為白象幹部之後,希望可以讓慈悲青年分團燈火相傳,並培育下一代幹部人才,讓慈悲分團產生更多白象幹部。
最新消息
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東亞佛教研究交流對話
2025-08-27宿霧藝術學院啟動系列培訓 迎接佛光山60周年慶
2025-08-27福山寺蟬聯五屆績優宗教團體 獲彰化縣政府表揚
2025-08-27花蓮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的人生
2025-08-27德拉薩大學師生參訪圓通寺 體驗人間佛教智慧
2025-08-27竹東第二分會走入北榮新竹分院 雙場關懷活動溫暖人心
2025-08-27〔寶島采風〕群峰疊翠映雲影 霧社英魂照山嶺
2025-08-2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-2
2025-08-27Rollins College新生走進光明寺 跨文化公益服務體驗
2025-08-26三重禪淨中心民歌響起 懷舊旋律觸動人心
2025-08-26
相
關
消
息